很多人都知道近视,但对于”屈光不正”这个专业的医学名词却很陌生。其实,近视就是一种屈光不正。屈光不正就是眼睛看不清楚东西,包括近视、远视、散光三类。还有不少人把老视与屈光不正混为一谈。
屈光不正与老视使人的视力下降,影响正常生活。那么,该怎样预防?怎样矫治?有哪些注意事项?8月23日上午,在本报与江门市中心医院联合举办的大型健康公益活动——“江门日报健康大讲堂上”,江门市中心医院眼科专家以“屈光不正与老视”为主题,对近视、远视、散光这三种屈光不正和老视进行详细讲解,吸引了众多青少年及其家长、老年人前来参加。
7岁前小儿都是远视眼
通过眼睛,我们可以看见鲜艳的花、葱绿的树木、宏伟的建筑……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的眼睛能看见东西呢?江门市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黄欢解释说,眼睛就像一部人体的“照相机”,眼的结构和功能与照相机有许多相似之处。眼前部的结构(包括角膜、晶状体等)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,后部的结构(视网膜)相当于底片。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,光线经过镜头发生折射,调整镜头前后位置,可使光线聚焦在底片上。而眼球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,角膜、晶状体、玻璃体等可以透过光线,而晶状体折射光线,适当的调节可使光线恰好聚焦在视网膜上,成为一个清晰的倒像,这就是视觉的形成过程了。
在正常情况下,即眼调节静止状态,外界的平行光线(5米以外)经眼球屈光系统后恰好聚焦在视网膜上,这就叫正视。若不能在视网膜上聚焦,将不能产生清晰像,这就是屈光不正,也称为非正视眼。屈光不正是指人眼调节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,当5米以外的平行光线进入眼内,经屈光系统的折射后不能成像在视网膜上,包括近视、远视、散光三类。近视就是成像在视网膜前,看不清远处事物;远视是成像在视网膜后,看不起近处事物;不能聚焦在同一平面的就是散光。造成屈光不正的原因有很多,其中不合理用眼及遗传是重要原因。
多数人认为小儿视力很好,是正视眼,但其实小儿是屈光不正的。正常成人的眼球前后径为24mm,而宝宝出生时眼球的前后径约17.5nn,比正常成人的短,所以小儿都是远视眼,不过这种远视是生理性的,随着年龄逐渐增大,到7岁左右就能长成正视眼。但如果学龄前儿童超过+3.00d远视就是不正常,应到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治疗。
近视有“真假”之分
开学在即,不少家长都为孩子的视力下降感到担忧,近期医院眼科门诊挤满了“小患者”。“青少年视力下降主要是由于假期不注意用眼,如长时间看电视、读书姿势不正确,尤其是长时间使用手机、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。”黄欢说,长时间近距离用眼,造成眼肌长期紧张,压迫眼球,这会促使眼球过度拉长,超过正常值,近视就发生了。
但青少年的近视并非所有都是真性近视,有部分是假性近视,假性近视是可治的。假期青少年的不良用眼习惯导致眼睛睫状肌常处于紧张、疲劳状态,从而引起睫状肌痉挛,调节功能障碍,使焦点落在视网膜前。但假性近视的眼轴与正视的一样长,只要通过充分的休息,加上使用信流丁眼药水等药物,使睫状肌的痉挛状态得以解除,是可以恢复正常视力的。如果贸然为孩子配镜,很可能屈光度正常的眼球为适应近视眼镜的度数,而发展成真性近视。
那么,如何能分辨真假近视呢?黄欢表示,散瞳验光能准确测量度数,发现假性近视。因此家长最好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散瞳验光,这样才能防止假近视变真近视。
养成良好用眼习惯
预防是关键。青少年应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,如做作业、看电视、玩电脑、弹琴等;增加室外活动时间;还要注意去除引起调节痉挛的因素,如避免长留海、倒睫、镜片起毛、读写姿势不正确,教室及书房的光线应充足,不要在运动环境中用眼,如坐公交车时;在课间或长期作业间隙做眼保健操或望远方;做手指操,即双眼看手指由远及近,每次做20次,可增强眼的调节能力。
同时,可以用药物,如信流丁眼药水、阿托品眼膏,还可以用角膜塑形镜缓解近视的发展。另外,还应该定期随访,尤其是高度近视眼(-6.00d~-10.00d)及有家族史者。
如果已经发生近视,那么应遵循舒适、清晰,最低度数矫正至最好视力的配镜原则。黄欢解释说,如果配镜度数-1.00d时的视力为1.0,-1.25d时的视力为1.2,虽然佩戴-1.25d镜片的视力更好,但如果佩戴者感觉不舒服、头晕,那么就要选择-1.00d的镜片。
在近视配镜方面,不少家长存在误区,认为小孩近视戴眼镜会越戴越深。黄欢说,-1.00d以上的近视都应该佩戴眼镜,如不配镜视力较差,会导致养成一些不正确的学习姿势、眯眼等不良
习惯,反而会加深近视的发展。
近视和老花不能相互抵消
远视与老视(即“老花”)都是看不清近处事物,都用凸透镜来矫正。那么,两者是否一样呢?黄欢介绍,“老花眼”是随着年龄增长,眼的调节力逐渐下降,晶状体的弹性和睫状肌的肌力都会下降,从而出现视远困难,老视是一种生理现象,多从40岁开始出现。而远视是由于眼轴较短而导致的,是眼部的一种疾病,是屈光不正的一种,两者有本质的区别。
“年轻时近视,到了老年,就能和‘老花’相互抵消,就可以不用戴眼镜了!”不少近视患者认为到老年出现老花后,视力就会恢复正常。黄欢否定了这种说法,她表示原本有屈光不正的中老年人,配镜必须在矫正屈光度基础上进行。如,原有+1.00d的屈光不正,而老视度数为+2.00d,应配镜的度数是+1.00d加+2.00d为+3.00d。又如,原有-5.00d,而如老视度数为+3.00d,应配镜的度数是-5.00d加+3.00d为-2.00d。如果原来有散光,配镜时应加入散光度数。虽然看起来近视和“老花”度数可以抵消,但实际上两者都存在,看远看近都会出现困难。
另外,选购老花镜时还应到医院检查,排除白内障、青光眼及眼底疾病后,才能确定度数。有些老人家认为“老花”没什么大不了,随便买副老花镜凑合用着就可以了,但廉价老花镜无法使中老年人的视觉达到最佳效果,还会产生视觉干扰,引起眼睛酸胀、干涩、流泪、头痛、视力下降等问题,甚至会引发眼部疾病。有些中老年人老花镜一副戴到底,这也是不正确的。因为“老花眼”的度数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加深,最好隔三至五年去验光一次。老花镜不合适,会加速眼睛“老花”程度。